用户登录
- 科学家、 企业家 >
- 时事、 热点、 新闻 >
-
二代测序、
ctDNA
>
- 单细胞测序
- 华大基因
- 上市
- 贝瑞和康
- 生殖医学
- 三代试管婴儿
- 冷冻卵子
- ion proton
- 单分子测序
- 半导体测序
- 测序仪
- 肿瘤筛查
- 生殖筛查
- 用药指导
- 个性化诊断
- 伴随诊断
- 乳腺癌筛查
- 同病异治
- 异病同治
- 液态活检
- ctDNA
- 血液检测
- 耐药性
- GWAS
- 外显子测序
- 内含子测序
- RNA测序
- Solexa
- 文库构建
- dNTP
- SNP
- NIPT
- cfDNA
- 13号三体
- 18号三体
- 21号三体
- 高通量
- 长读长
- 重测序
- 单细胞
- 胚胎植入
- 体外受精
- 试管婴儿
- PGD/PGS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后基因组时代
- 精准医疗
-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 白血病
- 赛默飞
- Ion Torrent
- ABI
- Solid
-
基因编辑、
CRISPR
>
- CRISPR技术专利
- Borad
- 基因编辑胚胎
- Jennifer A. Doudna
- CRISPR
- TALEN
- ZFN
- Cas9
- CRISPR/Cpf1
- 张锋
- 卵子
- 精子
- 胚胎
- 细胞
- 基因
- Jennifer Doudna
- Therapeutics
- DNA
- RNA
- Editas Medicine
- PCR
- NGS
- 文库构建
- 转录子
- PD-1/PD-L1
- CAR-T
- B细胞
- 生殖细胞
- 遗传学
- 生物信息学
- 伦理学
- 组学
- 分子生物学
- 癌症研究
- 基因治疗
- 遗传咨询
- 神经科学
- 临床研究
- 干细胞
- 糖尿病
- 微生物
- 生物标志物
- 表观遗传学
- 沉默基因
- 蓝鸟生物
- 乙肝
- 地中海贫血
- 白血病
- 淋巴癌
- 肿瘤
- 转化医学
- 神经科学
- 衰退性疾病
- Kite
- 定制婴儿
- 线粒体DNA
- Juno
- 安科
- 细胞、 免疫治疗 >
- 肿瘤、 癌症 >
- 新药、 仿制药 >
- 分子诊断、 IVD >
- 政策法规、 CFDA >
- 器械、 耗材、 设备 >
- 会议、 会展、 沙龙 >
元生创投李国春:肿瘤免疫的产业历史和前景
作为元生创投的高级合伙人,李国春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肿瘤免疫的产业历史和发展,解析了肿瘤免疫的前景和机遇。
耶鲁大学王俊:肿瘤免疫新靶点的发现
王俊研究员让大家跟随他的思路先回顾了抗肿瘤免疫研究的发展史——从聚焦肿瘤再到肿瘤局部免疫调节的几经浪潮。随后,他跟大家继续探讨了在抗肿瘤免疫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的各种新靶点,以及这些靶点的优势和局限性。
百济神州张彤:与FcγR的结合能力显著影响免疫检查点抗体的效果
百济神州公司生物药部门总监张彤博士在从业的20多年里,取得了十余项发明专利; 尤其在加入百济神州后,参与并共同领导了多个免疫检查点抗体新药的临床前研发项目。他的分享着重围绕 “与FcγR的结合能力显著影响免疫检查点抗体的效果”展开并包含了大量技术层面信息。
专访 | 创尔生物罗思施:胶原蛋白会朝着“精准化”、“复合型”方向发展
提起胶原蛋白,可能女性更敏感,胶原面膜、美容微针、皮下植入剂……这一类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的细胞外基质结构蛋白,在维持组织形态和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整形美容,胶原蛋白在医学上还有着更广阔的用途。“现在,胶原蛋白在创面修复、组织工程等领域已经显现出极佳的生物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胶原的未来,我认为需要引入一个更大的概念——再生医学,例如多材料复合应用、载细胞的组织工程支架等。” 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思施博士在接受生物探索采访时表示道。
专访赛多利斯 | 无需具备超能力,即可实现微生物质量控制
QC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在药物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的微生物取样、检测和计数等方面,做到“十全十美”?或许赛多利斯可以来帮忙。作为一家国际先进的实验室仪器的供应商,赛多利斯携众多实验室明星产品盛装亮相10月31日-11月2日举行的第九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其中就包括微生物质量控制产品。
专访艾本德 | 4款新品诚意之作,聚焦样本和细胞处理
10月31日-11月2日,在第九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现场,正值15周年的Eppendorf(艾本德)“盛装亮相”,携带Eppendorf F740hi 超低温冰箱、C170i CO2 培养箱、5425 小型台式高速离心机、5910 R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四款新品重磅出席。艾本德中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经理李佩女士在现场为我们揭开了新品的神秘面纱。
专访 | 美国临床质谱学会主席David Herold:推进质谱临床应用,需解决标准化和自动化问题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因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度的特点,许多临床检测实验室已经陆续引进质谱技术,主要涉及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临床分子生物诊断等方面。相比美国,中国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国内质谱临床应用,生物探索有幸采访了美国临床质谱学会MSACL主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病理系的David Herold 教授。
专访 | 复旦大学卢大儒教授:基因编辑正当时,各色应用显身手
他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默默坚守了34年,带领研究团队在血友病、肿瘤等疾病的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总是教育学生要热爱科研,在生命科学的风景里自由探索……他就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大儒教授。在近日的第二届基因检测与健康产业大会上,生物探索有幸采访到他,聆听了他醉心科研的故事。
专访 | “非主流科学家”景乃禾:探索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性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自1907年被发现以来,医学上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一直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近日,在2018年冷泉港亚洲“干细胞的交叉研究”学术会议上,生物探索有幸专访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员,他所带领的团队正在积极探索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性。
专访 | 思路迪创始人熊磊:精准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药物开发
自2016年精准医疗被列入我国“十三五”规划以来,这一概念逐渐被大家认可、实践,其中尤以肿瘤诊疗最为突出。近期,在2018 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上,生物探索围绕“肿瘤诊疗一体化”、“伴随诊断”等热门概念专访了思路迪(3D Medicines)的创始人、董事长熊磊博士,请他细谈了肿瘤精准医疗的核心、药物开发的难点等问题。
专访 | 郑洪坤:基因科技服务2.0新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组学研究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随着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数据也呈现出指数增长。百迈客创始人兼CEO郑洪坤先生日前在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学术峰会上表示,如何在基因大数据时代利用好这些数据资源成为生物科研新时代的重要议题。期间,我们探索君对郑洪坤先生做了专访。
专访 | 现代肿瘤免疫治疗奠基人之一James Allison谈免疫疗法
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系主任James Allison 院士是现代肿瘤免疫治疗的奠基人之一,在研究T细胞反应的调节和癌症免疫治疗策略有着杰出的贡献。近期,生物探索非常有幸对他进行了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