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科学家、 企业家 >
- 时事、 热点、 新闻 >
-
二代测序、
ctDNA
>
- 单细胞测序
- 华大基因
- 上市
- 贝瑞和康
- 生殖医学
- 三代试管婴儿
- 冷冻卵子
- ion proton
- 单分子测序
- 半导体测序
- 测序仪
- 肿瘤筛查
- 生殖筛查
- 用药指导
- 个性化诊断
- 伴随诊断
- 乳腺癌筛查
- 同病异治
- 异病同治
- 液态活检
- ctDNA
- 血液检测
- 耐药性
- GWAS
- 外显子测序
- 内含子测序
- RNA测序
- Solexa
- 文库构建
- dNTP
- SNP
- NIPT
- cfDNA
- 13号三体
- 18号三体
- 21号三体
- 高通量
- 长读长
- 重测序
- 单细胞
- 胚胎植入
- 体外受精
- 试管婴儿
- PGD/PGS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后基因组时代
- 精准医疗
-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 白血病
- 赛默飞
- Ion Torrent
- ABI
- Solid
-
基因编辑、
CRISPR
>
- CRISPR技术专利
- Borad
- 基因编辑胚胎
- Jennifer A. Doudna
- CRISPR
- TALEN
- ZFN
- Cas9
- CRISPR/Cpf1
- 张锋
- 卵子
- 精子
- 胚胎
- 细胞
- 基因
- Jennifer Doudna
- Therapeutics
- DNA
- RNA
- Editas Medicine
- PCR
- NGS
- 文库构建
- 转录子
- PD-1/PD-L1
- CAR-T
- B细胞
- 生殖细胞
- 遗传学
- 生物信息学
- 伦理学
- 组学
- 分子生物学
- 癌症研究
- 基因治疗
- 遗传咨询
- 神经科学
- 临床研究
- 干细胞
- 糖尿病
- 微生物
- 生物标志物
- 表观遗传学
- 沉默基因
- 蓝鸟生物
- 乙肝
- 地中海贫血
- 白血病
- 淋巴癌
- 肿瘤
- 转化医学
- 神经科学
- 衰退性疾病
- Kite
- 定制婴儿
- 线粒体DNA
- Juno
- 安科
- 细胞、 免疫治疗 >
- 肿瘤、 癌症 >
- 新药、 仿制药 >
- 分子诊断、 IVD >
- 政策法规、 CFDA >
- 器械、 耗材、 设备 >
- 会议、 会展、 沙龙 >
百名患者对无创PGT技术发起集体诉讼,索赔金额过亿
导读 | 医疗诉讼案件 |
近期,澳大利亚国家辅助生殖管理中心(National IVF)报道了一起严重的医疗诉讼案件,根据《时代》和《悉尼先驱晨报》对于此案件的披露显示,澳大利亚莫纳什生殖中心(Monash IVF)将未经临床验证的无创PGT技术直接运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国内又称“三代试管婴儿”),随后专家人员在对该项目进行内部审查时才意识到,这一无创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筛查技术的准确性远远低于预期,这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正常胚胎被遗弃,随即决定紧急叫停该项目。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同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生育中心(Adelaide Fertility Centre)。目前,已有来自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首都地区等地区多达一百对夫妇对生殖中心提起了集体诉讼,律师表示,受害者可能有1000多人。
据悉,莫纳什生殖中心于2019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无创PGT检测技术,在2020年9月下旬才意识到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但不幸的是,该检测项目已被使用了13,000次,涉及到数百个IVF患者家庭。
(新闻报道原文链接:https://www.smh.com.au/national/class-action-lodged-against-monash-ivf-over-allegedly-bungled-screening-20201223-p56pse.html)
“他们对我说,'这是尖端技术’” 一名接受过这一无创PGT检测的墨尔本妇女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真的非常非常生气,因为这是一项还没有准备好推出的技术。”
无创胚胎植入前染色体检测技术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一项技术,同传统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不同,该技术声称仅仅利用胚胎培养液或囊胚腔液即可准确评估胚胎的染色体,但该技术自推出以来,由于准确性问题一直饱受争议。2019年8月,发表在辅助生殖知名国际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杂志上一篇关于无创PGT的综述文章,对该技术的多中心研究数据进行了深入评估。
文章汇总了无创PGT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当前的局限性。1、囊胚腔液和胚胎培养液中游离DNA含量低、完整性差,给染色体整倍性分析带来不小的挑战;2、由于检测人群、采样方法、单细胞扩增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等的局限性,无创PGT检测结果与PG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差异较大;3、非胚胎来源的游离DNA污染,对无创PGT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4、由于胚胎培养液的培养体系是经过反复验证的,通过采用微量液滴培养来提升游离DNA浓度的培养体系变动可能对胚胎发育和活力造成影响。文章最后表示,鉴于无创PGT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准确性问题,该技术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澳大利亚此次针对无创PGT技术的集体诉讼给所有从事辅助生殖治疗的临床机构也敲响了警钟,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放任一项未经认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试管婴儿治疗,谁应该为那些植入胚胎引起的出生缺陷负责?胚胎不同于普通标本,我们也希望类似「贺建奎」这样的全社会焦点事件不要在国内再次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