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扫一扫,微信可以直接登录啦!!!
热门标签
- 科学家、 企业家 >
- 时事、 热点、 新闻 >
-
二代测序、
ctDNA
>
- 单细胞测序
- 华大基因
- 上市
- 贝瑞和康
- 生殖医学
- 三代试管婴儿
- 冷冻卵子
- ion proton
- 单分子测序
- 半导体测序
- 测序仪
- 肿瘤筛查
- 生殖筛查
- 用药指导
- 个性化诊断
- 伴随诊断
- 乳腺癌筛查
- 同病异治
- 异病同治
- 液态活检
- ctDNA
- 血液检测
- 耐药性
- GWAS
- 外显子测序
- 内含子测序
- RNA测序
- Solexa
- 文库构建
- dNTP
- SNP
- NIPT
- cfDNA
- 13号三体
- 18号三体
- 21号三体
- 高通量
- 长读长
- 重测序
- 单细胞
- 胚胎植入
- 体外受精
- 试管婴儿
- PGD/PGS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后基因组时代
- 精准医疗
-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 白血病
- 赛默飞
- Ion Torrent
- ABI
- Solid
-
基因编辑、
CRISPR
>
- CRISPR技术专利
- Borad
- 基因编辑胚胎
- Jennifer A. Doudna
- CRISPR
- TALEN
- ZFN
- Cas9
- CRISPR/Cpf1
- 张锋
- 卵子
- 精子
- 胚胎
- 细胞
- 基因
- Jennifer Doudna
- Therapeutics
- DNA
- RNA
- Editas Medicine
- PCR
- NGS
- 文库构建
- 转录子
- PD-1/PD-L1
- CAR-T
- B细胞
- 生殖细胞
- 遗传学
- 生物信息学
- 伦理学
- 组学
- 分子生物学
- 癌症研究
- 基因治疗
- 遗传咨询
- 神经科学
- 临床研究
- 干细胞
- 糖尿病
- 微生物
- 生物标志物
- 表观遗传学
- 沉默基因
- 蓝鸟生物
- 乙肝
- 地中海贫血
- 白血病
- 淋巴癌
- 肿瘤
- 转化医学
- 神经科学
- 衰退性疾病
- Kite
- 定制婴儿
- 线粒体DNA
- Juno
- 安科
- 细胞、 免疫治疗 >
- 肿瘤、 癌症 >
- 新药、 仿制药 >
- 分子诊断、 IVD >
- 政策法规、 CFDA >
- 器械、 耗材、 设备 >
- 会议、 会展、 沙龙 >
中国学者《科学》论文撤稿,理由为“疫情隔离导致的数据混乱”
2020/10/10
来源:科研圈
分享:
导读 | 中国地质大学副研究员宋怀兵及教授朱斌发布撤稿声明。 |
本文节选自“科研圈”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Science网站
10 月 9 日,《科学》(Science)撤回了7月发表的一篇题为“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的论文。该论文来自一组中国学者,通讯作者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副研究员宋怀兵及教授朱斌。一个多月前,《科学》杂志发表了对这篇论文的“编辑部关切”,表示论文可能存在数据真实性问题,文章中的两张图片与此前朱斌担任共同作者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的数据图非常相似。
论文作者在撤稿声明中称,这是一个“意外错误”:出现问题的图片曾作为示意图被保存在实验数据库中,因出稿时间正值新冠流行期间,作者们被隔离导致交接不畅,使用了错误图片。根据“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Watch)的报道,通讯作者之一的朱斌通过邮件向撤稿观察表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部分作者不同意撤稿,理由是虽然存在错误,但文章本身具备独立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而且《科学》有时允许作者对有问题的文章进行勘误,而非直接撤稿。
据悉,该问题首先被方舟子发布在个人博客上,而后引起了“学术打假”学者 Elisabeth Bik 的关注。Bik 认为,从论文数据在 PubPeer 上被质疑到《科学》撤稿仅用时 57 天,这是一个非常迅速的处理。论文作者因疫情隔离而导致的数据混乱的理由虽然合理,但这个错误使人对研究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因此撤稿是一个合理的决定。她希望“这些错误能鼓励研究者更好地记录实验室笔记和文件名”,也希望“杂志能考虑允许作者重新提交他们修订后的工作”。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转载需得到授权。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editor@biodiscover.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